《环保法》明确规定,地方各级人民**应当对本行政区域的环境质量负责。县**行政级别再低,也有法律撑腰;违法企业贡献再大,也大不过国法民生。打赢环保攻坚战,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完成,地方**和监管部门必须冲锋在前,不能当爱惜羽毛的老好人,更容不得为违法企业充当遮风挡雨的保护伞 工业废渣倾倒在村庄旁的大坑中,散发恶臭的工业污水被排入河道中,面对被误认为环保部的工作人员,村干部肆无忌惮地声称要扣留作为人质……近日,媒体曝光山西三维集团违法排污问题,一幕幕电视画面令人触目惊心。 节目播出后,引起舆论广泛关注,想必看了报道的人心中都有共同的疑问:企业明目张胆排污,村干部无法无天恫吓,他们哪来的底气-或许从出现在报道中那位**副局长的一句“县长都管不了”可以看出端倪。2014年以来,多家媒体曝光山西三维集团违法排污问题,2017年,原环保部督查组将其列为督查对象。令人大跌眼镜的是,如此密集的媒体曝光和环保督查,竟然无法阻止这家企业的违法排污。 县长是不是真管不了,还有待调查,但当地**对这家企业确实存在监管失职。所谓“管不了”,有两种可能:一种是管不住,因为企业势力太过强大,有更高级别的保护伞在撑腰,小小县**迫于压力,确实对其无可奈何;另一种是不想管,企业贡献税收、就业,与之产生直接关联的是地方**的政绩。因此,对这样的“大户”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。 无论哪种可能,当地**都难辞其咎。《环保法》明确规定,地方各级人民**应当对本行政区域的环境质量负责。从2015年起实施的新环保法被称为“长牙齿”的法律,其中对企业违法行为规定了“按日计罚”制度和行政拘留措施。从三维集团的违法行为看,已经触碰到了新环保法这两颗锋利的牙齿。县**行政级别再低,也有法律撑腰;违法企业贡献再大,也大不过国法民生。如此纵容,不论出于有意无意,都无形中充当了违法企业的“保护伞”。